人民网厦门11月29日电 (记者张萌)“27个项目列入重点建设清单,实施期内预计完成投资近80亿元”“累计完成投资近30亿元,新增枢纽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”……29日,厦门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该市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等情况。
2022年,厦门市牵头福州、泉州向交通运输部、财政部申报并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支持城市。根据三地市制定的《厦福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》,将通过三年时间重点实施货运枢纽、集疏运、设备更新及信息化等四大类55个项目,计划投资242.1亿元,配套支撑投资超过1000亿元,以推动厦福泉基本建成“一群九组团”综合货运枢纽体系,实现货运枢纽联运设施高效衔接、运输服务一体专业、运营机制创新协同、综合效益成效显著的目标。
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宗泽在发布会上介绍,近年来,厦门市紧紧围绕服务全国、面向世界的“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核心区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“双区”建设,力争打造“海丝”“陆丝”无缝衔接,海、陆、空、铁多种方式联运的物流新枢纽新通道,助力加快推进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建设,增强厦门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核心带动作用,为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
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海上支点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,厦门已初步建成以铁路、高速公路为主骨架,海港、空港、陆港为主枢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。早在2017年,该市便被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,2022年更是被明确为“十四五”时期重点推进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。按照实施方案,厦门共有27个项目列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建设清单,实施期内预计完成投资近80亿元,已累计完成投资近30亿元,更新设备87套,新增枢纽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,已建成集疏运公路14.1公里,项目建设进展良好。
值得一提的是,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以来,厦门积极推进重点港区集中连片开发,完善沿海内外贸航线网络,推动厦门港做大做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;持续开通航空货运航线,强化航空枢纽货运吞吐集聚能力。同时,强化与台湾、东盟、金砖国家、“海丝”“陆丝”节点城市等交通联系,吸引台湾、省内外集装箱从厦门中转;鼓励铁路班列与国际班轮有效衔接,加强“丝路海运”、中欧班列等品牌建设;强化“海丝”沿线、金砖国家、RCEP成员国的联系,加强构建航空货运网络。此外,依托补链强链工程,带动厦门东渡、海沧、前场、同安、翔安等五大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五大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,推进“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城市”建设等。
而现代物流产业是厦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——商贸物流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支撑厦门市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先导性产业。随着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逐步实施,不仅有助于优化厦门港区功能布局,通过连片化、专业化、集约化运营,进一步强化厦门港国际港航资源战略布局,还有助于加强构建航空货运网络,提升厦门航空枢纽的货运吞吐能力。未来,厦门将充分发挥对台优势,吸引台湾产品通过海铁联运在厦搭乘中欧班列,助力“台厦欧”物流通道建设;以及吸引台企入驻厦门港区,积极拓展台海运邮快件、对台货运航线网络,以及对台保税物流、出口加工、跨境贸易等业务,助推临港临空产业快速发展。
“厦福泉三地将通过补链强链工作,构建多点协同、干支衔接的物流网络体系,进一步畅通厦福泉沿海走廊、闽台互联走廊,充分发挥产业集群、企业集聚、平台集成、产城融合的优势,推动产业深度融合,带动区域物流业、制造业、商贸业聚集发展。”李宗泽表示,厦门将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,围绕打造厦福泉“一廊九组团”综合货运枢纽体系,持续推进铁路、航空等货运通道提质升级,进一步延伸产业链,拓宽发展空间,塑造高端物流集聚功能,助力打造具有区域集聚和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,培育区域新经济增长极。